法律热线:0760-86369929
电邮:13590710723@qq.com
地址:中山市三乡法庭斜对面(中山市三乡镇雅居乐花园柏丽广场G幢A81号)
一起伪造印章案牵出165名嫌犯
伪造国家机关证件80个、国家机关印章48枚、公司印章399枚……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从个案挖出假证章系列案——
一起伪造印章案牵出165名嫌犯
被查获的部分假章和假证。
被查获的部分假章和假证。
2023年12月底,“两高”发布惩治伪造公司、企业印章等破坏营商环境犯罪典型案例,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办理的姜某帅等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伪造公司、事业单位印章,伪造身份证件,伪造武装部队印章案入选。
3月初,记者在西城区检察院采访时了解到,最初在办理李某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案件时,检察官并没有想到,从这样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案”,最终挖出了伪造证件印章多达500余个的制假源头——姜某帅。
买假章伪造无犯罪记录证明
2023年2月,李某为了找工作,需要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曾因盗窃被行政处罚的李某琢磨,如果可以从网上“买”一个派出所的章,自己盖在伪造的无犯罪记录证明上,不就可以轻松解决这件事了吗?于是,李某添加了可以做假章的微信账号“BM正中心”为好友,花200元让“BM正中心”帮其刻了某派出所的“公章”。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没多久,李某便被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抓获。2023年3月28日,西城分局邀请西城区检察院对该案提前介入。
“我们发现,这个帮助李某伪造假章的微信账号‘BM正中心’不简单,涉嫌利用多个微信账号推广销售伪造的政府机关证件印章、身份证件、公司印章,再通过顺丰、闪送等方式邮寄给大量购假人。”该院办案检察官陈亮说,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巨大的伪造证件印章库,但是由于现在假证章往往通过网络联系交易,这样的犯罪方式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采用常规侦查手段往往难以找到真正上家、确定全部下家。
什么办法能够突破僵局?
陈亮介绍,对于这样一起涉及人员多、时间跨度大、假证假章种类繁多的伪造证件印章案件,为了全链条打击上下游犯罪,该院充分利用涉案数据,建立了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印章类案件法律监督模型。“我们通过建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从提前介入的李某案自下而上摸排到了制假源头姜某帅。”
假证假章“蝴蝶效应”大
经查,2019年至2023年3月,姜某帅根据他人提供的信息,采用自行制作的方式,为朱某升、付某民、王某华等人伪造国家机关证件80个、国家机关公文2件、国家机关印章48枚、公司印章399枚、事业单位印章4枚、居民身份证25个、武装部队印章2枚,非法获利9.2万余元。
假证假章产生了哪些“蝴蝶效应”?
据了解,2022年10月至2023年2月,姜某帅根据朱某升提供的信息,为其伪造国家机关印章2枚、公司印章1枚。后朱某升将伪造的某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人力资源部印章加盖在虚构的上下游购销合同上,帮助其客户从某银行贷款400余万元。
2022年11月,姜某帅根据付某民提供的信息,为其伪造国家机关证件1个、身份证件2个、公司印章1枚。后付某民将伪造的公司印章加盖在工资证明上,从银行成功办理个人信用贷款30万元。
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姜某帅根据王某华提供的信息,为其伪造北京市某地行政公寓房产证24个、北京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印章1枚及其他公司印章1枚。
王某华将伪造的上述公司印章加盖在伪造的房屋买卖合同上,并编造上述行政公寓已转让给王某华所在公司的事实,虚构经济实力,获得商业伙伴巨额投资。
2023年7月5日至14日,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以姜某帅、朱某升、付某民、王某华涉嫌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伪造公司、企业印章罪等罪名分别移送审查起诉。
2023年7月28日至11月8日,西城区检察院以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公司、事业单位印章罪,伪造身份证件罪,伪造武装部队印章罪对姜某帅提起公诉;以涉嫌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伪造公司印章罪对王某华提起公诉;以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伪造公司印章罪对朱某升提起公诉;以涉嫌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伪造公司印章罪、伪造身份证件罪对付某民提起公诉。
继续充分发挥大数据模型作用
2023年11月22日,西城区法院以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公司、事业单位印章罪,伪造身份证件罪,伪造武装部队印章罪数罪并罚,判处被告人姜某帅有期徒刑九年,并处罚金9万元。
此前,付某民、朱某升、王某华分别被判处拘役五个月,缓刑十个月至有期徒刑二年不等,各并处罚金5000元至2.5万元不等。
“证件印章是公民、企业、社会团体证明身份或资质的凭证,是公民和团体参与社会活动的保障。”陈亮告诉记者,在这一系列案件中,通过姜某帅自上而下排查到其他下家韩某、王某等多达165名犯罪嫌疑人,截至今年3月,57人已被提起公诉,其中56人已获有罪判决。
涉案人员伪造证件印章,或用来制作虚假的无犯罪记录证明,或用来伪造毕业证书,甚至利用伪造的公文进行招摇撞骗,损害了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公信力,严重破坏了社会管理秩序。同时,部分涉案人员伪造公司企业印章后加盖在上下游购销合同或工资证明上,以证明其经济实力,从而获得大额投资和交易机会,这些行为不仅侵害相关公司企业的合法利益,造成金融风险,而且存在利用伪造的印章及合同实施诈骗或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可能,对营商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我们将继续充分发挥大数据模型作用,以个案为‘小切口’排查制假源头,及时移送立案监督线索,及时追诉漏犯、漏罪,对伪造证件印章类案件上下游犯罪进行全链条打击。”陈亮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