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热线:13590710723
法律热线:0760-86369929
网址:www.guduls.com
电邮:13590710723@qq.com
地址:中山市三乡法庭斜对面(中山市三乡镇雅居乐花园柏丽广场G幢A81号)

法律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新闻

“存款失踪”幕后套路:资金方图的是高息,损失的可能是本金

作者:谷都小编   日期:2021-11-11   浏览:573

“‘非阳光口子’坚决不能碰,这是底线。”多年做资金掮客的王鼎(化名)在谈起近期登上热搜的“上市公司存款失踪案”时,十分肯定地说。 

  王鼎所说的“非阳光口子”是揽储圈的行话,是指借款方和资金方通过银行员工等中介撮合,将民间资金流转包装成存款,再通过伪造证件等手段,将“存款”脱离银行正常贷款通道,转出给相关借款方的一种非法行为。 

  而所谓“阳光口子”则是银行基于冲量、存贷比等考量,对外“发布”的揽储需求。 

  事实上,无论是“阳光口子”还是“非阳光口子”,都被监管部门明令禁止。其中“非阳光口子”影响更为恶劣,“其资金量级动辄数千万元乃至数亿元,且资金成本通常畸高,能够按时归还的难度很大。”在王鼎看来,部分上市公司存款失踪大概率与“非阳光口子”有关。 

  “掮客群”活跃,资金动辄数千万元 

  “阳光口子”资金供需匹配非常迅速。11月8日,掮客小蒋刚把“口子信息”发给暗访的《证券日报》记者仅仅几分钟,就告知,该交易已经“出了”(成交)。 

  在记者潜伏的“掮客群”,诸如上述揽储信息滚动发布、日夜不停。而这些信息涉及的资金体量从百万元至70亿元不等,常见的多为数千万元,且均配合“贴息”以招揽客户。 

  “福建一家国有大行挂工号1亿,11.8-12.1,有资金来”——将记者收到的这则“口子信息”进行翻译,即“福建一家国有大行支行近期需要引入一笔储蓄资金,额度为1亿元,11月8日存进银行,12月1日可以取出或转走”。 

  掮客们通常不会将“贴息”价格公开发布,需要有意向者私聊获取。例如针对“11月9日至11月16日,某银行需要600万元”的“口子”,小蒋就告诉记者,该需求的额外日贴息为万分之0.88(折合年化利率为3.2%)。 

  “我手中另一家银行1000万元的口子开价达到了万分之1.4,资金需从11月10日停留至11月11日,贴息折合年化利率为5.11%,一天通知存款本身利率还有0.55%。”小蒋介绍,“现在的贴息率不如三季度末,而年末说不定比三季度末更高”。仿佛看出记者对资金安全的担忧,小蒋强调“资金肯定安全,大银行没啥不放心的。” 

  记者注意到,这些“口子”供需匹配不仅迅速、高效,单笔金额也普遍颇高。与记者交流的一位掮客,11月9日、11月10日在朋友圈中相继晒出了两笔分别达5000万元、3000万元的“业务凭证”。 

  “非阳光口子”高危,多数掮客不敢碰 

  上述揽储均属“阳光口子”,而“非阳光口子”在不少掮客眼中,则是披着揽储、存款等真实需求“外衣”的“风险行径”。 

  “现在的中介一般都不敢操作‘非阳光口子’。因为其本金面临损失风险,一旦出了问题,所有人都会被牵连其中。”王鼎介绍。 

  掮客们担心的“被牵连”是牢狱之灾。2020年,一家上市公司历经6年追回了“失踪”的存款,涉案的银行支行行长被判有期徒刑15年。 

  值得警惕的是,虽然多数掮客都向记者表示不碰“非阳光口子”,却也有个别人透露其手中掌握非阳光渠道,只是行事都十分谨慎。 

  据记者了解,在“非阳光口子”中,资金方往往需要签署“四不承诺”,即不提前支取、不开通网银、不可挂失、不转让,这不仅为“存款”不知不觉中“被转移”提供了空间与时间,且实操中,“存款转移”往往须借款方、银行内部人士、掮客等各方串谋,甚至资金方也要参与其中。这一非法“暗箱链条”显著风险在于:借款方通常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获得银行贷款,才甘愿许诺高利息获取“被转移”的存款,其还款能力堪忧。 

  监管明令禁止,专家:贴息存款不能沾 

  事实上,“阳光口子、非阳光口子”都是被监管严厉打击的,都不在“阳光”之下。 

  2020年3月份,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预防银行业保险业从业人员金融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明确,“严禁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参与各类票据中介和资金掮客活动”;同年6月份,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开展银行业保险业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的通知》提到,“员工参与民间借贷或非法集资、充当资金掮客、与客户不当资金往来等”要进行整改问责。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阳光贴息违法违规,扰乱金融秩序,不过储户的存款大概率是安全的。相比之下,“非阳光贴息”就更为野蛮,资金掮客通过银行内部人员,将存款从储户也就是资金方手里转给一些亟需资金的企业。能接受那么高贴息的企业,大多数资金链濒临破裂,存款如能按时归还都是侥幸,部分演变成近乎诈骗的行为。 

  董希淼认为,部分银行为揽储不惜代价,这是导致高息揽存的重要原因。还有一些银行基层机构管理不严,内控基础薄弱,少数员工为了利益有章不循、违规操作,与资金掮客内外勾结,为诈骗犯罪行为提供便利,侵犯了储户权益。对普通民众而言,千万别去沾贴息存款。高收益必定伴随着高风险,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只可能掉冰雹。